9月28日出版的《出版商务周报》刊发了由本报记者盛娟采写的报道《做文创一年多就获行业大奖 这家出版社是怎么做到的?》,向读者介绍了总社文创产品开发取得的成果以及文创在研发、营销方面的做法。
全文如下:
做文创一年多就获行业大奖
这家出版社是怎么做到的?
盛娟
在第三届全国文化出版领域文创产品交易博览会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简称“陕师大出版总社”)荣获“文创领英企业”称号,成为本届博览会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学出版社。算起来,这家出版社从正式开始做文创到获得该奖项,不过一年有余。
陕师大出版总社文创产品的研发人员是两位图书编辑——王丽君和姚蓓蕾。她们在做书过程中汲取灵感,加之对文创的热爱,在社里的支持下,主动挑起了开发文创产品的任务。2024年6月,陕师大出版总社在图书出版中心下设文创工作室。2025年7月,在文创产品研发和人员团队都具备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成立了文创开发中心。中心秉承“以书为根,以校为壤,向文博借翼”的发展理念,依托三大优势资源——该社图书内容资源、学校校园文化资源和博物馆等文博资源,调研市场,创意研发,逐步形成了图书文创、校园文创、博物馆文创等特色产品线,并创立了文创品牌——“师安陕”。截至目前,文创开发中心已开发文创产品近70个品类、200余种。
图书文创 首个系列产品就“成”了
之所以在发展理念中强调“以书为根”,是因为出版机构的核心业务是图书出版。陕师大出版总社的文创产品要从图书内容中汲取灵感,把书中的文化、知识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
2024年年初,王丽君编辑了一本名为《杏园飞羽: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鸟类》的图书,她以这本书为蓝本,一边编校书稿,一边提取书中的鸟类形象,为制作文创包做准备。她白天看稿子,晚上和周末手绘鸟类形象,用半年时间设计出了5种鸟类的初稿,并用软件优化了纹样和颜色。王丽君对文创包的打磨不止于颜值,在实用性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仅为解决“背包易下滑”“水桶包底部易翻折”等细节问题,就反复进行了多次试验调整。这份严谨,为产品之后赢得市场认可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4年7月,《杏园飞羽: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鸟类》一书上市的同时,王丽君的文创设计也定稿了。紧接着,团队“加速度”推进生产,第一时间推出了鸟类主题的十多款文创包。产品推出后,先在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师大”)校内进行了几次试售,没想到收获了超出预期的反响。这所高校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教师培养基地,除了在校师生外,源源不断的参训教师也成了文创消费的“新客流”。每次试售,在中午的两个多小时内,销售额都能突破千元,这给了团队极大的信心。
“趁热打铁”,王丽君又将多种鸟类的手绘设计延伸到冰箱贴、杯垫、咖啡杯等产品形态上。这些小巧的文创同样延续了热度,从今年年初至今,每次在行业会议上展出几乎都会很快售罄。
校园文创 在迭代与拓展中前行
在后续的时间里,陕师大出版总社不仅研发了“陕师鸟系”“古埃及神话系”等图书文创,还“以校为壤”,进一步开发了校园文创。
陕师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校园文化,这是陕师大出版总社开发校园文创的肥沃土壤,通过提取校园IP,如将标志性建筑、校训、校史等元素融入其中,做出具有陕师大特色的文创产品。依据学校新老校区图书馆、教育博物馆、动植物等校园特色元素,开发了帆布手提袋、流沙四季冰箱贴、纪念集章册、保温杯、手账本、钥匙扣等诸多产品,其中流沙四季冰箱贴、纪念集章册、钥匙扣等深受师生喜爱与好评。同时,出版社还为校内相关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开发了定制款文件袋、小夜灯、手提袋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因根植于校园文化的独特性,成为连接师生、校友校园记忆的情感纽带。
博物馆文创 切入文物做开发
在开发“书”与“?!钡耐?,陕师大出版总社还积极调研市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文化宝藏——陕西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
博物馆文创赛道的竞争更为激烈。姚蓓蕾清晰地认识到必须走差异化路线,打造具有独特性的文创品类。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她提出了“让博物馆走进生活”的开发思路,并将目标用户锁定为女性群体,进而策划推出了系列文物饰品文创。这一定位的背后有着充分考量,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社内编辑多为女性,自身就是这类产品的受众,既对产品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也能精准把握女性用户的消费心理。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姚蓓蕾通过与博物馆的深度沟通、协作,精选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战国鸟盖瓠壶、唐桃形忍冬纹镂空五足银熏炉、唐滑石免等文物,从中提取相关造型和纹饰,经创意研发后成功推出了文创发饰“宝绾青丝”系列,包括发抓、边夹、发梳等十余款产品。首批产品上市后,迅速跻身陕西历史博物馆千余款文创产品销量排行榜前列。截至目前这一系列产品总销量已超3万件。
在设计元素的选择上,姚蓓蕾更倾向于动物纹饰,比如鹦鹉、兔子都是她的关注重点。一方面,在文创市场中,动物纹饰品深受女性消费者喜爱;另一方面,动物纹饰还为文创产品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鹦鹉是唐朝人心中的吉祥使者和智慧象征,“鹦鸣睿智款边夹”的创意素材就来自于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其腹部有一鹦鹉,勾喙抬首,于锦簇花团中振翅翘尾,形象逼真,栩如生。
在成功携手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后,团队又联合上海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良诸博物院等全国知名文博单位,结合钱币、玉器、彩陶、青铜器、书法碑帖等文物,持续开发了“日利万金”“龙腾中国”、“国宝名碑”等系列文创,品类涵盖饰品、冰箱贴、毛绒玩具、盲盒等,将千年国宝美学融入日常生活。
文创发展 困境与收获并存
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王丽君与姚蓓蕾遇见的困难多集中于生产供应链和营销环节。
校园文创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校园师生,他们的需求更多样化,但多数单品需求数量不大。王丽君说:“在开发运营初期,我们力求产品丰富,尽量满足师生的多样性需求,这就导致产品制作起订量偏低,不少厂家不愿接订单。同意接单的厂家,有的配合度不高,质量达不到要求;有的报价过高,导致成本控制困难。有时候开发一款产品,为了找到既能满足设计要求,价格合适,又能接受小量订单的生产供应商,我们不得不和多个厂家反复联系,沟通成本特别高。对此,我们期待能通过更多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磨合,逐渐积累一批可以长期合作的生产供应商?!?/span>
在营销环节,也曾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校园文创受众群体虽然固定,但私域流量毕竟有限,团队在学校的校园书店、校园商店进行了重点陈列展示,不定期在校园摆摊售卖,还积极寻求各院系的定制服务项目,通过各种举措,虽然整体销售情况还不错,但一直没有出现爆款单品。同时,在文创产品线上运营初期,团队尝试通过自媒体扩大公域流量,但在小红书发布的很多“笔记”关注度都较低,微店流量也不理想。在分析原因后,团队专门学习了小红书运营方法和其他同行的优秀案例,不断优化图片、视频质量,文案聚焦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背后的故事等。经过反复调整,小红书账号的粉丝量逐步提升,产品曝光度也有所提高?!拔蠢矗颐墙槐呖⑿缕?,一边注重积累,逐渐沉淀一批长销品类?!蓖趵鼍?。
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通过拓展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和销售渠道,陕师大出版总社文创产品今年的销售营收超出预期。在未来的发展中,陕师大出版总社将沿着图书文创、校园文创和博物馆文创这三大产品规划方向,聚焦文创产品的创意研发和营销推广,持续推动“师安陕”文创品牌经营再上新台阶。
编辑/杨珂 审核/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