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教育部西部高?;ВㄊΨ叮┳ㄒ到ㄉ栊槟饨萄惺抑靼欤ッ魇械谌醒С邪斓摹暗诹熘醒Щ嘉翁敏摺诵乃匮逃萄а芯砍晒涣骰嵋椤庇?月24日至27日在昆明市第三中学隆重举行?;嵋橛煽皇?、主题报告、视频课展示、课例赏析四部分组成。
开幕式由《中化参》副主编郭晓晨主持。昆明市第三中学副校长周跃佳先生致辞,他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代表莅临昆明市第三中学,说明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走心、上心、舒心”引导学生“要学、会学、乐学”,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促进学校与各地专家、教师的交流,并预?;嵋槿〉迷猜晒?。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高玲香女士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部西部高?;ВㄊΨ叮┳ㄒ到ㄉ栊槟饨萄惺抑麓?,她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总体情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推进师范生的培养工作,并预?;嵋槿〉迷猜晒?。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化参》编委会主任王军翔先生致辞,他从分析我国教育发展历程说明AI对教育发展之意义,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提升大家对AI的认识和对化学教育的理解,让更多化学教师感受化学教育教学的魅力。最后,郭晓晨副主编对本次会议的安排进行了说明,并感谢参会代表长期以来对《中化参》的关爱和支持。会议主题报告专家、视频课提供者、主持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的500多位代表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7月25日全天共安排了四场主题报告,依次为:陕西师范大学何聚厚教授做的《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数智赋能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山东师范大学毕华林教授做的《在学科育人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化学科学思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白建娥老师做的《以大概念为锚点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昆明市第三中学教科室主任沈艳华老师做的《化学“学科实践”的资源开发与教学应用研究》。何教授的报告从“和人工智能做朋友:深度理解大语言模型”“数智赋能教学思路与途径:教育数智化转型与教师数智素养发展”“数智赋能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数智课程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三个方面展开,强调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关键是借助人工智能体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构建,通过创造性的教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为如何发展教师的数智素养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毕华林教授从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出发,指出了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创新性等人类独有的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思维培养的教学建议,为实现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的根本性转向提供了实践路径。白建娥老师的报告由“大概念的界定”“大概念的功能价值”“大概念教学的课例”三个部分组成,呈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思考与设计过程,她通过自上而下解析课标教材与自下而上分析学生认知的双重路径,展示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的提炼方法,并以“离子反应”单元教学为例进行了细致阐述。沈艳华老师从学科实践的理论溯源讲起,重点分析了化学学科实践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困境,介绍了昆明市第三中学20多年来在化学学科实践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与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动地诠释了进行学科实践对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多重意义。台州市第一中学书记吴君磊,安宁市昆钢一中高中化学教研组长王惠英主持了25日的报告。
7月26日上午是两节视频展示课及课例赏析。视频展示课依次为: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解慕宗老师带来的《无处不在的配合物》和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中化学教研员夏昌伟老师带来的《百年塑料——酚醛树脂的演进与发展》。解老师的课通过“追溯配合物史,构建基础认知”“探究制镜原理,解释配位平衡”“优化配位结构,改造抗癌药物”“设计耦合反应,冶炼贵重金属”四个教学任务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配合物,他通过梳理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帮助学生建立对配合物相关内容的结构化认知;夏老师的课以高分子材料发展史为线索,回顾酚醛树脂的反应特征、挖掘酚醛树脂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并渗透对相关原理知识的迁移,通过教学问题的设计,从键的极性的角度带领学生系统构建“结构-性质-用途”的认知模型。这两节展示课生动地体现了“思维课堂”的特质,两位老师通过教学任务与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实验验证与理论模型运用突破学生认识的难点,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兼具学科趣味与思维深度。
课例赏析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授课人分享”,两位授课人就视频课的设计背景、理念和课例形成过程进行了介绍与说明。接着为“专家赏析”,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白建娥老师首先梳理出了两节课的共同优点,即充分体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有意凸显“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联;心中始终装着教育的主体——学生,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维深度和开放程度该如何把握”做了探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保志明老师以“密室逃脱”为喻,对两节课的整体思路和细节处理进行了赏析和点评,她围绕教学核心任务和学生认知水平,给出了针对展示课的一系列建议,使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主线更加清晰、聚焦。最后为“自由发言”,参会代表天津市和平区教师发展中心贾培东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张欣苹做了发言,他们表示本次会议的主题讲座和视频展示课让他们受益匪浅,给他们日后的教学及教研活动开展指明了方向。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师训处化学负责人晏曦主持了视频展示课及课例赏析环节。
7月26日下午安排了两场主题报告,依次为:深圳外国语学校任圣颖老师做的《人工智能时代化学知识的思维价值探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保志明老师做的《用创造性让高中化学课堂更美好》。任圣颖老师指出利用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一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但日常教学中知识的思维价值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被遮蔽或忽视,他结合教研实践,展示了如何探取被遮蔽的思维价值。保志明老师通过真实高考试题与创新教学设计,启发教师从“书本”到“考卷”——搭建知识与应用的桥梁、从“记忆”到“理解”——构建深层认知模型、从“理解”到“创新”——打通学科底层逻辑,并以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凸显教师在教学上的创造性。两场主题报告由咸阳渭城中学教师王青岗主持。
本次会议围绕会议主题还举办了教研论文评奖活动,为获奖人员颁发了获奖证书,并为所有参会人员颁发了研修证书。
本次思维课堂会议延续了往届会议遵循科学本质、探索教育本真、发展学生素养、促进教育发展的理念,以“AI时代中学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之探索”为题,对智能时代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研究讨论,为化学一线教师研究与践行AI时代的化学教育教学提供指引、带来启示,参会代表纷纷表示会议内容让他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本次会议从选题策划到会议安排受到了参会代表的高度认可,对探索人机协作思路及开创AI时代中学化学教育新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辑/杨珂 审核/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