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服务想约就约_全国风楼阁约茶,风楼阁全国同城官网入口,51品茶快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协同育人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03-25    文章来源:总社    分享到:

  2025年3月16日至18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协同育人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教育国际协同研究中心、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委会与西安高新一中实验中学承办,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协办。来自全国高校、博物馆和中学等领域102家单位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参与会议,共同探讨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325095119.jpg

  16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孙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爱梅、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步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冯丽珍分别致辞,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响宏主持。大会主旨报告分两个环节,分别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瑾教授、蔡娜副教授主持?;瓢方淌诨诟咝2斡牍步ü菪P说氖导胨伎迹衔咝@费ёㄒ翟谧试醋?、能力培养和构建合作平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步雁副馆长分享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创新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建设、科技赋能及国际传播等方面的举措以及未来与中学合作的长期计划。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何宏结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在馆校协同领域的实践举措,分享了在开发系列课程、建立教学团队、优化双师课堂等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全国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强调应将文博资源介入专题化教学,以改变中学历史教学样态。郭响宏副院长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历史教育面临的挑战,强调博物馆教育与历史教育融通的重要性。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提出了文旅融合背景下馆校合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山西省晋中市经纬中学党委书记董健老师分享了运用山西古建和博物馆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经验,杨瑾教授阐述了博物馆与历史教学之间广阔的合作空间,对两者的合作未来表达了美好期待。

  16日下午,会议分设四个论坛进行交流讨论,聚焦“数智时代博物馆资源的历史教育价值与潜能开发”“数字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学融合实践”“博物馆教育与历史教育协同育人路径依赖”“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师培育新理论与实践”等议题,63位代表全方位呈现三方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实践成果。

  17日,会议先后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行。在秦汉馆“连珠合璧重光来——全国博物馆教育成果邀请展”现场,来自广东东莞外国语学校的尹智老师和西安曲江第一中学的丁慧芸老师,分别以《透过敦煌艺术看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和《从西南联大到西迁交大:从学脉赓续探文化传承》为题做示范课。18日,会议在西安高新一中实验中学进行,通过全国历史教学名师精彩纷呈的历史示范课,探索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协同育人的课堂实践。李惠军老师提出“行云流水教学”理念,以“长安气度·丝路繁花”为主题,充分运用本土文物材料,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文物背后的历史,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构建知识体系。西安高新一中实验中学屈丹丹老师以《唐三彩之大唐风貌》为题,采用“小切入,大辐射”的策略,以唐三彩为切入点窥探大唐风貌,引领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造力,引导学生在对唐三彩的探究中全面了解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繁荣景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刘莉以《从“和”字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为中心,重视问题链设计和“教学评”一体化推进,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影响及意义。济南医学中心实验中学校长、齐鲁名师钟红军老师以《走进文博天地,感悟史料实证魅力》为题,带领学生开展“沿着黄河遇见海”的学习之旅,将博物馆文物中的有效信息精准提炼,助力历史学习,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使学生的文化记忆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延续,深刻体会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325095121.jpg

  “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协同育人学术研讨会”立足于历史教学前沿问题,汇聚了全国各地专家及一线教师,为博物馆、高校和中学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推动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协同育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博物馆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交叉学科建设,推动了学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在阐释中华文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合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编辑全程参与活动,与专家学者以及一线历史教师进行了充分交流,加深了关于“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协同育人”的认识,助力期刊重点选题策划“历史教育与博物馆资源融合研究”的有效落实。

编辑/杨珂 审核/王笑一